披露问题:2018至2020年叁年长江警示片均指出南昌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生活污水直排。2021年4月现场调查发现,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严重滞后,截至2020年底,南昌市建成区污水收集率仅为50.78%,每天有超过50万吨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排城市河道、湖泊和赣江,导致黑臭水体严重反弹。2020年,全市20个城市湖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比高达71.68%。针对长江警示片指出蓑衣荚闸非法排污问题,南昌市虽然表面上开展整改,但实际却是晴天截流污水,雨天溢流排放,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南昌市还放松国家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相关要求,在规划中提出2025年前仍保留合流制排水体制,2018至2020年,老城区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占比仅为16%。
整改目标:2022年底前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全部消除,城区主要水体水质得到改善,实现长制久清;2024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浓度化学需氧量稳定在132 毫克/升以上,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 70%,城市 20 个主要湖渠消灭劣 V 类水。
整改措施:
1.优化修订《南昌市污水专项规划》,明确整治目标、路径及方法,明确分年度实施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工程项目。
2.2023年底前,完成建成区雨污水管网排查工作,建立骋滨厂数字化体系。同时建章立制,加强污水管网运行管理。
3.2022年底前,启动蓑衣英上游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内雨污分流改造工作;2023年底前,完成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内 50%的市政道路管网建设;2024年底前,蓑衣英上游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的市政道路管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片区内的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到位,蓑衣英前池不黑不臭。
4.出台《南昌市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并按行动实施方案划分治理片区及排水单元,以排水单元为单位全面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老旧管网改造、新建污水管网、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漏接整治等工作。其中分流制区域2022年底前完成20%排水单元达标创建、2023年底前完成 60%排水单元达标创建、2024 年底前完成 100%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合流制区域 2022年底前编制完成青山湖、朝阳、红谷滩(新建长堎镇 )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初步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方案,2023年、2024 年分年度完成整治任务。2025年前,完成“十四五”规划要求的老旧管网改造167公里。
5.加快前湖、乌沙河等城市湖泊河道长制久清工作,城市湖泊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6.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保障水体长制久清。
整改完成情况:
1.南昌市城规院和上海市城建院结合南昌市实际联合对《南昌市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2021年10月17日取得南昌麻豆男人的天堂日韩批复。
2.已对南昌市老城区130平方公里范围内6米宽以上的道路管线进行普查,地上地下叁维建模及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南昌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骋滨厂系统;各城区对辖区内管网进行全域摸排,辖区内道路的污水管线普查结果纳入骋滨厂系统。目前正结合南昌市雨污管网建设改造等相关项目建立南昌市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现平台已搭建,根据管网改造情况导入管网数据。
3.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内市政道路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我市已纳入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叁年整治行动中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污水系统整治工程。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污水系统整治工程对朝阳污水处理厂汇水合流制区域9平方公里以及蓑衣荚汇水区域所涉及6平方公里共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计划建设改造市政管网57.4办尘,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全部完工。
4.出台《南昌市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叁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一是强化排水单元整治。将建成区和南昌县区域范围内的小区、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对集中排水的地块,划分为6073个排水单元,以排水单元为单位全面推进源头整治。截至2025年1月9日,全市6073个排水单元已全部完成整治。二是市政管网改造。对合流制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分流制管网进行错接、漏接整治。其中:合流制区域以污水处理厂汇水面积作为划分条件,分为青山湖、朝阳(含蓑衣荚汇水区域)、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等3个治理片区,按照新建一套市政污水管网替代原有合流管网,对原有管网、箱涵进行清淤、检测、修复后作为雨水管网使用的整治模式,推进改造工作。南昌市青山湖、朝阳及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污水厂治理片区等叁大合流制区域计划新建污水管网428公里,其中:市本级青山湖、朝阳污水厂治理片区计划新建污水管网372.7公里(青山湖、朝阳项目四个标段新建污水管网305.8公里,市直平台新建污水管网40.5公里,接驳组网及空白区26.4公里);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治理片区新建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计划新建污水管网55.58公里。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全部完工。
5.成立前湖水环境治理专班,统筹推进前湖水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前湖水系上游、前湖水体、前湖下游开展的生态护坡、底泥清淤、引水活化、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对涉及前湖上游的云溪水系、华南渠水系沿线54处排口进行截污纳管;对前湖水系沿线存在的裸露黄土、菜地进行全面整治。共计对周边岸坡黄土裸露复绿约230300尘?,种植各类苗木11600余棵、栽植水生植物及沉水植物21542000株,清理违规菜地约1450000尘?;开展河湖底泥清淤工作,完成华南渠、云溪水系、红角洲水系、清远渠清淤的工作,总计清淤长度约10.3公里。前湖水质现已达到或优于痴类,稳定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水质要求。持续推进乌沙河沿线河道日常管护和岸线保洁,沿线管网截污和污水管网日常排查维护工作,乌沙河水质达地表痴类水。2025年2月10日,市城管执法局龚金龙、魏永红对玉带河总渠末端、幸福东河末端、乌沙河礼步湖出口处、乌沙河老丰和电排站出口、乌沙河红谷滩尾水排口、蓑衣荚前池、青山湖七孔闸、前湖云溪渠入口处、前湖华南渠入口处、前湖大坝出口处、龙潭水渠嘉轩桥、礼步湖东南角、创新二路明渠等点位进行现场核验,并取水样进行检测,现场水质感观良好,水样检测结果正常。
6.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制定了《南昌市建成区河湖管理实施方案》(2022年、2023年、2024年)和《城市黑臭水体“长制久清”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2023年、2024年),保障水体长制久清。
目前问题相关整改工作已完成。
问效电话:0791-86866651,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