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就业的“金刚钻”。我市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围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出一系列服务和举措。“十四五”以来,我市新增6.09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新增4.02万名高技能人才,人才政策兑现补贴44.16亿元。
连续4年每年引进超14万人才来昌创业就业
“你们公司招人专业方面有什么要求?请先把相关信息报给我们,我们接下来的百场校招将前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高校,尽量匹配你们所需专业人才”……今年9月至11月,我市新一轮省外百场校招活动即将开启,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响个不停,正在抓紧收集我市产业紧缺岗位信息。
当前形势下,我市引才更加多元化,赴省内外开展重点产业链“百场校招”引才;充分发挥全市就业之家力量,创新在南昌西站、“网红”地标、商贸集聚地等开展“洪漂人才荟”“洪城就业职通车”等活动。“十四五”以来,全市开展大型人才招聘活动8450余场,累计滚动提供岗位1617.56万个。连续4年每年引进超14万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创业就业。
近年来,众多前来南昌就业的人才对于能迅速拿到人才补贴都赞不绝口。“十四五”时期,南昌“人才10条”、新“人才10条”等人才政策兑现补贴44.16亿元。同时,构建“荣誉+津贴”双激励体系,让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有地位、有奔头、更有获得感。
为留住技能人才,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以20条干货政策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指导江铜集团、江铃集团2家公司开展“新八级工”试点,新增23家公司技能自主评价备案并实现县区全覆盖,为技能人才开辟晋升通道,让一线技工凭技能晋等级、拿高薪。
市管技校毕业生留赣率超80%
在无人机实训基地,杨宇川正带着学员进行模拟飞行操作。作为我市人社部门支持建立的“无人机驾驶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他的团队已为低空经济领域输送了200余名专业人才。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我掌握了包括无人机的工作原理、飞行原理、气象学基础、航空法规等在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模拟飞行训练、实地飞行操作、故障排除演练等实际操作技能,现在成功获得无人机驾驶员(叁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员陈韵竹职业生涯翻开了新的篇章。
为培养产业型人才,去年,我市建成南昌技师学院并招生,通过订单班、产业学院以及专业特色群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双向赋能。同时,我市以领军人才带动技能人才集群发展,形成技能人才梯次培育体系。“十四五”期间,我市建成省级、市级技能人才培养载体63家,累计开展职业培训29.87万人次,发放补贴2.86亿元。2025届市管技校毕业生留赣率超80%,留昌率达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