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
周建兵代表提出的《对于进一步优化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对于深化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已于2020年底完成。2021年上半年,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整合优化。
改革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设“一个支队、叁个大队”:一个支队:即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内设9个机关科室、9个执法大队,主要负责市本级和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管理局、新建区及高新区、经开区、红谷滩区范围内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叁个大队:即南昌市昌南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南昌市进贤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南昌市安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由所在县生态环境局管理,分别承担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辖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等职责。我局于2023年被评为首批“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近年来,我局在优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主要工作:
&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一、规范执法行为。承担全省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围绕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执法规范化、业务信息化六大类内容,推进43项具体工作。将390家公司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优化环境信访办理机制,实施环境信访有奖举报。
二、加强会商协作。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合执法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贯彻落实“依法行政,联动配合,严格执法”的工作方针,加强沟通会商,制定联合执法检查计划,建立信息共享和咨询机制,继续发挥各相关部门统筹协作和联动监管执法效能,强化执法联动延伸至生态环境监管薄弱环节和“盲区”,扎实推进排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强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叁、强化能力建设。优化执法人员结构,严格新招录人员准入门槛、提高执法人员学历水平和法学类、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占比,配备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执法人员,并强化管理,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明确执法人员在岗率不低于90%。建立执法人员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开展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法律理论学习和实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提升执法装备能力,规范制式服装配发管理,足额保障执法运行、装备建设、执法车辆配备等工作需要。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深化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叁年行动,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加强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打造敢担当、重实干、提效能、优服务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南昌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4月9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麻豆男人的天堂日韩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