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住建提〔2025〕41号
邹萍莉代表:
您提出的《推广市场化运作 补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经费短板》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逐步推进乡镇污水治理体系建设,改善水环境,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一、规范管理,持续提升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水平。
一是认真谋划,全面开展调查摸底。2024年3月下发了《对于开展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开展全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摸底调查活动。通过看现场、查台账、实地问询等方式,对全市31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梳理了各县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所涉7个县区下发了《对于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提示函》,将摸底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县区,并提出整改工作要求,着力提升了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二是建章立制,完善污水收费制度。2012年,我市出台《南昌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污水处理费是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由向本市市区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并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理处置的资金。当前,每年市本级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约4亿元,但市本级污水处理服务费收支缺口仍然较大。
叁是常抓常管,做好日常运维管理。进一步强化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重点加强日常运维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采取每季统计一次数据、报送一次台账、检测一次水质“叁个一”方式推进,并通过工作微信群、赣政通群等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跟踪督导。9月份实地抽查各相关县区建制镇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并就反馈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调度。全市31个建制镇每季度均开展了水质采样并送样检测,建制镇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
四是举一反叁,认真抓好问题整改。按照2024年4月省住建厅《对于做好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工作提醒函》要求,对函中指出的问题进行了调度核查,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草拟并印发了《南昌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人等具体事项。针对部分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率低的问题,积极推进镇区污水管网改造、支管连接和堵塞疏通等工程,如南昌县叁江镇已启动“叁江镇集镇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项目资金约2600万,其中国家专项债1800多万,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进贤县温圳镇投入32万元实施了支管的铺设和修复工程,确保居民生活污水接入污水主管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罗溪镇组织排查了镇区网管堵塞情况,并及时进行疏通,有效提高了居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及目标
一是补齐短板。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督促各县区因地制宜推进镇区主干管网延伸和支管、出户管的连接建设,逐步提高管网覆盖率。
二是确定容量。督促指导县区根据建制镇常住人口数量,合理确定污水日处理改扩建规模,确保设施规模满足镇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叁是加强运维。坚持建管并重,加强生活污水日常处理,指导鼓励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以县为单位整体打包给专业公司统一负责,做到专业的事专业人干。
四是加大投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建议乡镇相关部门积极与县级主管部门对接,提前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在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同时,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依据收费标准原则上应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运行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合理制定污水收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针对您提出的“降成本、补资金”宝贵建议,我局将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能,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深入探索生活污水处理如何降低运维成本、如何补齐资金短板等工作,联合各职能部门研究破解运维经费保障不足、基层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健全完善水污染治理体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