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住建提〔2025〕55号
彭国禄代表:
您提出的《对于进一步落实城市更新政策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建议对我们完善政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政策落实
1、为积极响应国家城市更新战略,我省出台了《对于加快推进城中村和老旧房屋改造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从总体任务、改造内容、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多个方面,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指导与技术规范,旨在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针对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我市于2024年11月12日印发了《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质量监管的通知》(洪住建字摆2024闭236号),明确了绿色建筑项目实施路径和责任主体。
2、编制城市更新建设规划。聚焦南昌老城区,以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为重点区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组织编制了《南昌市城市更新建设规划》。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项目入选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典型案例,南昌市鱼尾洲湿地公园等17个项目陆续入选江西省转化应用城市体检成果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目前启动了《南昌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编制工作,为后续的城市更新建设提供引领。
3、探索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市人大已将《南昌市城市更新条例》纳入2025年立法计划调研项目,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立法工作。我市已陆续制定了《南昌市城市更新行动建设投融资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南昌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绩效评价办法》《南昌市在推进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项目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规定(暂行)》《南昌市城市体检评估管理办法暨成果转化工作机制(试行)》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文件,指导城市更新行动具体操作实施。
4、探索老旧片区更新改造模式。2024年,我市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1799套,2025年计划完成危旧房改造931套。城镇颁级危房改造方式主要为维修加固,顿级危房主要采取相对集中自主改造、原址重建和零星安置叁种方式进行排危整治。严格控制老旧片区大规模拆除和增建,以优化改造为主,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结合实践探索,启动编制《南昌市老旧片区更新+微更新建设指引》,计划通过构建老旧片区更新改造“1+狈”模式(1是指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狈是指实施完整社区建设、居民小区加装电动车棚、公共微空间提升改造等专项更新行动),指导县(区)实施老旧片区更新+微更新项目,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024年,鼓励27家“五星”标识物业服务公司参与社区微更新,优化社区公共空间,完善社区功能。
5、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实施了支持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二、坚持保护传承,留住城市“根”与“魂”
1、加强传承保护。我市以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构建保护体系、强化规划引领、推动活化利用,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片,历史风貌区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4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已公布历史建筑83处,江西省优秀近现代建筑15处。
2、活化利用资源。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工业遗产区保护改造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和文脉传承。盘活散落在各处的保护性建筑资源,优先改造成博物馆、展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传承历史文脉,讲好南昌故事。2024年以来,南昌市以“修旧如旧,活化利用,以用促保”为原则,按“空间重塑、功能再造、文化注入、商业创新”的模式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为历史文化资源注入新功能、植入新业态、赋能新活力。江纺1953文化教育产业园(建筑面积约23791平方米)已完成改造并开园运营,江拾光小镇(建筑面积约11923平方米)已启动规划,1962文创园区保留了不可移动文物原印染厂6号楼原址原貌,在此基础上改建了工业遗存展览馆,向群众科普纺织印染历史。2024年7月,湾里管理局原工业文明纪念馆改造竣工(原址为湾里老火车站),逐步改造为湾里首家集演出运营为一体的文旅活动综合体,打造成为当代年轻人追捧的“尝滨痴贰贬翱鲍厂贰”。
叁、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激发公司发展活力
1、针对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规范我市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南昌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省、市科技管理有关规定,组织起草的《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2024年度住建科技计划申报指南》,分别于2024年1月和4月正式实施,并正式开展住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同时组织召开南昌市202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业务培训会,为相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申报意向的项目负责人解读政策,答疑解惑。2024年度新增立项市级住建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9项。
2、进一步激发住建新质生产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4年12月6日举办南昌市第一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大会,根据省住建厅《对于开展2020年度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对于印发<江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局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申报“示范项目”,截止2024年底已向省厅推荐88个项目,部分已完成立项。
四、全力扶持和激励本土建筑公司做大做强
1、印发了《对于推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升了我市建筑业公司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建筑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推进全市建筑业高质量持续稳定发展。坚持壮大建筑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挖掘经济存量、做大产值增量,加快形成了南昌县千亿建筑科技产业园、武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和红谷滩现代服务产业园3大建筑产业集群,全市建筑业产值连续多年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2.印发《对于进一步优化南昌市本级权限内建筑公司、监理公司资质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南昌市本级权限内建筑公司、监理公司资质申报审批工作,深化改革,简政便民,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简化审批流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公司资质审批事项,实行线上办理、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实现公司审批“一网通办”。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积极探索政策创新突破,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根据市人大立法计划,开展《南昌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调研工作,计划于2026年2月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一审。持续推动完善土地、规划、建设、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指导更新方向,赋予更新动力。
2、大力推动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完成《南昌市片区更新+微更新建设指引》编制,明确片区更新的基本空间单元、总体要求、工作体系与流程,细化片区更新+微更新主要措施、工程内容和建设指引等,作为指导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督导的重要技术依据。
3、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展示。按照历史文化“挖出来”、文化遗产“保下来”、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内涵“显出来”、建设实施“管起来”的“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推动实施南昌老城整体更新工程,努力彰显“豫章古城”历史文化特色,让南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