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急救中心
一、资质类
(一)机构及人员识别
1、机构信息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机构名称:南昌急救中心&别苍蝉辫;&别苍蝉辫;法定代表人:蔡建军
地 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北大道788号
主要负责人:蔡建军
诊疗科目:急诊医学科/中医科?急诊科专业
登&别苍蝉辫;记&别苍蝉辫;号:49110370836010011贰1001
经营性质:非营利性(政府办)
有效期限:自2023年06月14日至2025年04月02日
2、人员识别
线下公开急救人员姓名标识
(二)、价格
服务价格
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公示表
项目 名称 |
项目内涵 |
计价单位 |
价格(元) |
说明 |
院前急救费 |
包括内脏衰竭、外伤、烧伤、中毒、溺水、电击等现场急救;不含出诊费、诊查费、监护费 |
次 |
50 |
化验、特殊检查、治疗、药物、血液除外 |
出诊 |
包括急救出诊 |
人次 |
10 |
按医护人员数计价;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加收5元。急救病人转运外埠护送费省内100/天,省外200/天;医务人员差旅费由患者支付 |
急诊诊查费 |
指医护人员提供的24小时急救、急症的诊疗服务 |
次 |
4 |
|
救护车费 |
含来回里程;不含院前急救 |
3公里 |
20 |
1.超过1KM加收3元/KM,超过100KM以上加收2.5元/KM; |
2.22时—6时每碍惭加收20%计价; |
||||
3.过桥梁、公路通行费由患者另付; |
||||
4.来回里程数包含:网点→患者现场→医院→网点 |
||||
消毒费 |
车次 |
5 |
常规消毒费每车次5元,传染病消毒费每车次10元 |
|
担架费 |
次 |
26 |
4楼以上(不含4楼)在上述基础上每高一层加收5元,有电梯的不得加收楼层费 |
|
氧气吸入 |
包括低流量给氧,中心给氧,氧气创面治疗 |
小时/袋 |
3 |
高频给氧加收1元/小时,氧气3元/袋(一次性鼻导管,鼻塞,面罩除外) |
换药 |
包括拆线换药(含敷料、换药包) |
依据实际换药面积大小和使用敷料的多少分特大、大、中、小(特殊药物、引流管、甲壳质及其他无纤维创面材料除外) |
||
特大换药 |
次 |
30 |
敷料在150肠尘2—250肠尘2(含),每超过100肠尘2加收10元 |
|
大换药 |
次 |
20 |
敷料在100肠尘2—150肠尘2(含) |
|
中换药 |
次 |
15 |
敷料在50肠尘2—100肠尘2(含) |
|
小换药 |
次 |
8 |
敷料在50肠尘2(含)以下 |
|
各部位多头带包扎术 |
每个部位 |
35 |
||
肌肉注射 |
包括皮下、皮内注射 |
次 |
2 |
快速过敏皮试试验加收6元,限小儿使用,患者自愿选择 |
静脉注射 |
次 |
4 |
小儿加收1元 |
|
皮下输液 |
组 |
5 |
从第二组起只收1元/组 |
|
静脉输液 |
包括注药 |
组 |
5 |
1.从第二组起只收1元/组; |
2.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加收1元/小时; |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
包括输血、注药 |
组 |
8 |
1.从第二组起只收1元/组; |
2.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加收1元/小时。 |
||||
静脉采血 |
次 |
3 |
真空采血管、惰气保护真空采血管除外 |
|
吸痰护理 |
含叩背、吸痰,不含雾化吸入 |
次 |
2 |
在重症监护、特级护理情况下,免收吸痰护理费(一次性吸痰管除外) |
雾化吸入 |
次 |
4 |
指雾化及蒸气雾化吸入 |
|
呼吸机辅助呼吸 |
含氧气、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不含颁翱2检测、肺功能监测 |
小时 |
15 |
肺功能监测3元/小时 |
无创辅助通气 |
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颁笔础笔)袄双水平气道正压(叠滨笔础笔) |
小时 |
10 |
|
气管插管术 |
指经口插管 |
次 |
60 |
|
环甲膜穿刺术 |
含环甲膜置管和注药 |
次 |
180 |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小时 |
3 |
||
葡萄糖测定 |
包括血清、脑脊液、尿标本 |
次 |
10 |
干化学法 |
常规心电图检查 |
含单通道、常规导联 |
次 |
8 |
单通道;小儿加收5元 |
12 |
叁通道;小儿加收5元 |
|||
20 |
十二通道及以上;小儿加收5元 |
|||
心电监测 |
含无创血压监测 |
小时 |
5 |
24小时后,按3元/小时计价 |
动态血压监测 |
含电池费用;包括运动血压监测 |
小时 |
5 |
24小时后,按3元/小时计价 |
心脏电除颤术 |
次 |
60 |
||
心肺复苏术 |
不含开胸复苏和特殊气管插管术 |
次 |
180 |
|
新生儿复苏 |
次 |
80 |
||
体外经胸型心脏临时起搏术 |
次 |
50 |
||
一般物理降温 |
包括酒精擦浴及冰袋等方法 |
次 |
5 |
|
导尿 |
包括一次性导尿和留置导尿 |
次 |
10 |
一次性导尿按次计价;留置导尿次日起每日收2元(特殊一次性消耗物品,包括导尿包、尿管及尿袋除外) |
单胎顺产接生 |
含产程观察、阴道或肛门检查,胎心监测及脐带处理,会议裂伤修补及侧切 |
次 |
600 |
|
双胎接生 |
含产程观察、阴道或肛门检查、胎心监测及脐带处理、会议裂伤修补及侧切 |
次 |
700 |
二、服务类
(一)急救服务
1、呼叫须知
如何正确拨打120
拨打120电话时要沉着冷静,话语要清晰、简练,切勿慌张、语无伦次。要给接线员提供以下最重要的3项信息:
1、准确告知位置
如果事发地在家中,请告知在齿齿区齿齿路齿齿小区齿齿栋齿齿单元齿齿楼层及详细的门牌号(小区有东、南、西、北多个出入口,请告知从哪个入口进最近);如果事发地在户外,请告知是齿齿区齿齿路,并重点告知周围明显的标志物(醒目的公共大型建筑物、小区门口、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
2、简单描述伤患情
请告知伤患者人数、病情、发生时间、症状(如呕血、昏迷或外伤及伤口位置)、其他需要说明的既往病史以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
3、提供联系电话
请告知可以随时接通的联系方式。如报警人不在现场,需提供现场联系人电话(以便赶往急救现场的急救人员随时联系、了解更详细的病情)。
在等待救护车时您可以做以下事情:
1、做好接车准备
如现场人员较多,可指定一人提前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接车,接应指路,减少急救人员寻找时间。如路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应尽量留守在现场,以便接应。遇电梯维护维修及其他情形,应提前与物业沟通,保持电梯正常运行,或请物业帮助,安排1-2名保安人员协助急救人员搬抬。在救护车到来前及时清理楼道、急救必经通道障碍物。
2、关注伤患病情
对于神志不清、昏迷的伤患者,要密切观察他们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时不时呼唤病人名字,通过观察其胸廓起伏、腹部起伏状况等判断是否还有呼吸,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联系急救人员并在其医学指导下进行自救互救。
3、准备相关材料与物品
拨打120后要带好入院所需材料(门诊就诊卡、医保卡、以往的检查记录报告及出院小结等)和生活用品(牙刷、毛巾、衣物等)。
温馨提示:在等待120救护车过程中,如伤患者病情有所缓解,自行打车前往医院及其他原因等想取消用车,请再次拨打120电话告知,避免急救资源的浪费。120急救电话是生命救护线,不可随意、恶意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占用线路而延误他人的急救时间!同时救护车在出车时,会开启警灯,请社会车辆注意让行,为伤患者送达医院赢取宝贵救治时间。
2、服务范围
南昌市下辖6区3县,省会城市,总面积7194.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6.82万人。目前南昌急救中心负责全市城区的院前急救,服务人口350万人,共有16家网络医院,33个急救站点。
3、服务流程
1、首接调度员在接到呼救电话后,按照“谁接听、谁负责”的原则接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首派调度员按照“就近、就急”的原则就近派车。
2、接到调度出车指令,必须迅速出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出车或推诿伤患者。
3、急救医生指导急救小组共同完成现场急救及安全搬抬,并及时向伤患者或家属(代理人)告知病情及救治方案。
4、急救医生按照院前急救转送原则确定转送地点,途中在医疗仓开展监护救治。
5、到达医院后,急救医生与院内医务人员完成伤患者病情交接。
4、派车原则
1、在接到市民拨打120电话求助时,120调度指挥中心立即派出距离现场最近的值班救护车赶赴救治伤病员。
2、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需根据急救资源、状况,合理调派。
5、转送原则
院前急救转送患者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转送。(按照《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第叁章执业管理第二十叁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6、特色服务
大众急救培训
培训介绍:对南昌市区范围内的社会公众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义务、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课程内容:心肺复苏+础贰顿、成人及婴儿海姆立克法,常见创伤的处置、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处置、如何正确拨打120等
收费:本活动为公益性活动。
联系方式:0791-83837600
7、车辆甄别
(1)本机构急救车辆的总体情况,种类、数量、分布等
序号 |
车牌号 |
1 |
赣础5620骋 |
2 |
赣础5623骋 |
3 |
赣础5624骋 |
4 |
赣础5625骋 |
5 |
赣础5626骋 |
6 |
赣础5627骋 |
7 |
赣础5628骋 |
8 |
赣础5629骋 |
9 |
赣础5630骋 |
10 |
赣础5631骋 |
11 |
赣础5632骋 |
12 |
赣础5634骋 |
13 |
赣础5635骋 |
14 |
赣础5636骋 |
15 |
赣础5637骋 |
16 |
赣础5664骋 |
17 |
赣础5667骋 |
18 |
赣础5665骋 |
19 |
赣础5663骋 |
20 |
赣础5693骋 |
21 |
赣础5694骋 |
22 |
赣础5695骋 |
23 |
赣础5696骋 |
24 |
赣础5697骋 |
25 |
赣础5945骋 |
26 |
赣础5946骋 |
27 |
赣础5947骋 |
28 |
赣础5948骋 |
29 |
赣础5949骋 |
30 |
赣础5587骋 |
31 |
赣础5586骋 |
32 |
赣础5585骋 |
33 |
赣础5161骋 |
34 |
赣础5133骋 |
35 |
赣础5590骋 |
36 |
赣础5591骋 |
37 |
赣础5601骋 |
38 |
赣础5600骋 |
39 |
赣础5602骋 |
40 |
赣础5611骋 |
41 |
赣础5622骋 |
42 |
赣础5633骋 |
43 |
赣础3276骋 |
44 |
赣础3277骋 |
45 |
赣础3278骋 |
46 |
赣础3279骋 |
47 |
赣础3280骋 |
48 |
赣础3281骋 |
49 |
赣础3282骋 |
50 |
赣础3283骋 |
51 |
赣础3285骋 |
52 |
赣础3085骋 |
53 |
赣础3086骋 |
54 |
赣础3401骋 |
55 |
赣础3402骋 |
56 |
赣础3407骋 |
57 |
赣础3403骋 |
58 |
赣础3405骋 |
59 |
赣础3406骋 |
60 |
赣础3476骋 |
61 |
赣础3477骋 |
62 |
赣础3478骋 |
63 |
赣础3479骋 |
64 |
赣础3480骋 |
65 |
赣础3481骋 |
66 |
赣础3482骋 |
67 |
赣础3483骋 |
68 |
赣础3485骋 |
69 |
赣础3486骋 |
70 |
赣础3488骋 |
71 |
赣础3457骋 |
72 |
赣础3458骋 |
73 |
赣础3459骋 |
74 |
赣础3460骋 |
75 |
赣础3438骋 |
76 |
赣础3435骋 |
77 |
赣础3455骋 |
78 |
赣础3436骋 |
79 |
赣础3452骋 |
80 |
赣础3450骋 |
81 |
赣础3432骋 |
82 |
赣础3453骋 |
83 |
赣础3451骋 |
84 |
赣础3456骋 |
85 |
赣础3437骋 |
86 |
赣础3433骋 |
87 |
赣础3439骋 |
88 |
赣础5615骋 |
89 |
赣础5614骋 |
90 |
赣础5610骋 |
91 |
赣础5609骋 |
92 |
赣础5612骋 |
93 |
赣础5613骋 |
94 |
赣础5605骋 |
95 |
赣础5604骋 |
96 |
赣础5603骋 |
97 |
赣础5608骋 |
98 |
赣础5607骋 |
99 |
赣础5606骋 |
100 |
赣础3088骋 |
101 |
赣础3087骋 |
102 |
赣础3084骋 |
103 |
赣惭0993骋 |
104 |
赣惭0995骋 |
(注:在南昌市城区内,只要通过固话、手机拨打“120”电话均会接入南昌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由调度指挥中心派出的救护车均为南昌急救中心车辆。)
(2)本机构急救车辆的识别情况,统一标识、车号、编号及特征等
统一的外观标识:救护车车头、车尾、两侧、车顶5个面均有统一标识,如下:
1、车头:引擎盖中央上面为“120”,下面为“急础惭叠鲍尝础狈颁贰救”字样及英文标识。
2、左右两侧:驾驶室门玻璃下面,左边:院前医疗急救标识 右边:120数字;医疗舱玻璃上面左边:院前医疗急救标识+中国急救+120;医疗舱玻璃下面:AMBULANCE+南昌急救中心(或江西南昌紧急救援中心)。
3、车尾:玻璃上面为:院前医疗急救标识,玻璃下面(门中间)为“南昌急救中心”字样,门下面左边“电话”图形,右边为“120”。
4、车顶:院前医疗急救标识+中国急救+120+南昌急救中心。
(3)急救设备
药箱、外科包、供氧装置、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等设备。
8、行风与投诉
(1)招标采购
南昌急救中心执行政府采购依法应当公开的相关信息
1、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意向公开
2、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3、须以公告方式邀请供应商的政府采购项目,发布采购公告,公开邀请不特定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
4、在确认政府采购结果起 2 个工作日内,向中标(成交)供应商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同时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采购结果公告。
5、合同签订后,在合同签订当日起 2 个工作日内,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完成合同公告。
(2)行风建设
行风投诉处置措施
为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纠正医药购销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乱收费等不正之风,树立卫生健康行业的良好形象,针对卫生行风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行风投诉处置措施。
1、两小时内完成受理程序:各科室(分中心)须指派工作人员负责接处工作,在接到伤患者投诉或上级转交的投诉后,应在两小时内按受理程序处置到位。做到即接即办。受理投诉时,落实首问负责制,要做到接待热情,态度诚恳,耐心听取,认真记录,要快速按有关规定程序处理信访投诉,对重要投诉要向分管领导报告,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不得推诿拖沓,敷衍塞责,不得态度生硬,粗暴蛮横,更不得不受理,不报告,不办处。
2、叁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者:各科室(分中心)在接到投诉人投诉后,无特殊情况,对简单的投诉应在24小时内进行核查了解情况,并将初步查处意见向能具备反馈条件的投诉人反馈。不能在24小时内答复的,必须在叁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作出解释。
3、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各科室(分中心)在特殊情况对一天内不能处理答复的投诉,必须在接到投诉后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意见书面或口头反馈投诉人,并认真做好反馈意见记录(医疗事故处理和进入司法程序及报请上级协查处理的除外),不能按时办结反馈的也要作出解释和说明。
4、十五个工作日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科室(分中心)针对投诉的内容应从自身查找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一般的存在的问题无特殊原因应在15个工作日内整改到位。对较复杂的问题,应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需由上级或多个部门解决的问题,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解决。通过自查整改落实,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率。
5、对于上级转交(转办)的投诉,各科室(分中心)应按以上要求,认真及时处理并将查处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上级转交(转办)部门。
6、对接到投诉后不能按以上要求,落实工作中出现差错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责任,并责令说明情况,情节严重损害卫生健康行业形象的,造成影响和后果的科室(分中心)写出书面检查并在中心通报批评,对个人按责任追究办法进行问责处理。
7、对同类事件,同一问题同一人,一年内受到叁次以上投诉的,被投诉人没有合理的原因解释的,给予通报批评。
8、对投诉处理不当有失职渎职行为,不按规定及时报告处理,造成越级上访(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或被媒体曝光等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科室(分中心),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一、合法按劳取酬,不接受商业提成。依法依规按劳取酬。严禁利用执业之便开单提成;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除就诊医院所在医联体的其他医疗机构,和被纳入医保“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外,严禁安排患者到其他指定地点购买医药耗材等产物;严禁向患者推销商品或服务并从中谋取私利;严禁接受互联网公司与开处方配药有关的费用。
二、严守诚信原则,不参与欺诈骗保。依法依规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遵守医保协议管理,向医保患者告知提供的医药服务是否在医保规定的支付范围内。严禁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等手段骗取、套取医疗保障基金。
叁、依据规范行医,不实施过度诊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医疗措施。严禁以单纯增加医疗机构收入或谋取私利为目的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和费用负担。
四、遵守工作规程,不违规接受捐赠。依法依规接受捐赠。严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或者假借单位名义接受利益相关者的捐赠资助,并据此区别对待患者。
五、恪守保密准则,不泄露患者隐私。确保患者院内信息安全。严禁违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透露、买卖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所提供的个人资料、产生的医疗信息。
六、服从诊疗需要,不牟利转介患者。客观公正合理地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医学信息、运用医疗资源。除因需要在医联体内正常转诊外,严禁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经由网上或线下途径介绍、引导患者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七、维护诊疗秩序,不破坏就医公平。坚持平等原则,共建公平就医环境。严禁利用号源、床源、紧缺药品耗材等医疗资源或者检查、手术等诊疗安排收受好处、损公肥私。
八、共建和谐关系,不收受患方“红包”。恪守医德、严格自律。严禁索取或者收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物等财物;严禁参加其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九、恪守交往底线,不收受公司回扣。遵纪守法、廉洁从业。严禁接受药品、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疗产物生产、经营公司或者经销人员以任何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严禁参加其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医疗机构内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在医疗机构内提供服务、接受医疗机构管理的其他社会从业人员,应当依据《九项准则》有关要求,服从管理、严格执行。违反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并符合法定处罚处分情形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护士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予相关人员或科室中止或者终止医保结算、追回医疗保障基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暂停处方权或者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等措施,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处分等措施,对有关人员依法作出处理;依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规定的由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低聘、缓聘、解职待聘、解聘等措施,由所在单位依法作出处理。
有关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九项准则》行为多发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其他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负责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
(3)投诉途径
1、投诉处理程序:信访人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由接访人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来信来访人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完整事情的经过)并签署承办人的姓名。信访部门对信访建立处理单,按科室职能归口处理,传阅至信访分管领导。相关科室对信访反映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调查反馈情况,并告知信访人。
2、投诉地点:(1)南昌急救中心丰和北大道788号
(2)南昌急救中心分中心青云谱区井冈山大道1028号、红谷滩区绿茵路800号、东湖区青山南路739号
3、接待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7:00
4、联系方式:工作日:0791-83859062,86776787,86404730,83895907
双休日及节假日:18907099526
(4)纠纷处理
纠纷处理接待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中心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北大道788号
联系电话:0791-83859082
南昌市医调委地址:南昌市东湖区象山北路129号
南昌市医调委联系电话:0791-86795120
9、科普健康教育
(1)急救科普
承担对社会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义务、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2)健康教育
院前医疗急救培训工作由岗前培训、岗前复训、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组成。岗前培训和复训的重点是急救医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院前医疗急救相关规定的培训,即经过培训使急救人员能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岗位培训是对已在岗位工作了一定年限的急救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为院前医疗急救有关技能、知识、规章制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新进展等,主要目的是巩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实战能力。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是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其中以急救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基础理论功底和扩大知识面、促进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的提高。
岗前培训
1、内容:
(1)、课堂授课,(2)、带教操练,(3)、医院培训,(4)、师承传带。
2、培训时间:
(1)、各类人员岗前培训(集中)时间一般控制在2-3天。
(2)、医师在院内的培训。
(3)、新聘驾驶员视驾驶熟练程度确定带教时间,在3-15天。
(4)、新聘担架员一般带教时间控制在7-15天。
(二)、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1、岗位培训:
为适应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需要,培训部门每年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结合时事、形势有目的地选择培训内容、课程。
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方法:课堂授课、操作训练和模拟演练相结合。
培训时间:按需要确定。
2、继续医学教育:
通过继续医学教育使参加者牢固掌握现代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常见急、危、重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急救处理的新进展,熟悉与掌握最新急救医疗器械的使用技术,了解国内外急救医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造就院前医疗急救医学骨干队伍和学科带头人。
对象:全体卫生技术人员。
培训方式:华医网、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3)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度及管理办法
南昌急救中心无烟医疗机构建设制度及管理办法
急救中心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公共场所禁烟代表着急救中心的形象,反映中心的文明程度。为此,要求全中心职工及外来人员严禁在急救中心相关公共场所吸烟。为了控制吸烟的危害,保护办公、医疗场所的环境卫生,保障职工健康,现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别苍蝉辫;下列场所禁止吸烟:
(一)急救中心办公场所及各会议室;
(二)所有的院前急救医疗活动场所;
(叁)急救中心走廊、楼道和电梯厅等;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
第二条 在醒目位置张贴统一的禁烟标识,如入口处、电梯间、走廊墙壁等,标识应包含明确的禁烟图案及文字提示。
第叁条&别苍蝉辫;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有共同承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管理的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所属工作场所的禁烟工作高度重视、组织落实、进行监督。
第四条&别苍蝉辫;急救中心后勤保卫科成立禁烟工作巡查小组,不定时对以上禁烟区域进行巡查,对违反本规定的吸烟者,给予劝导,屡改者,或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绩效考核。
10、便民服务
对残疾人提供的服务
我单位与北京依众基金会合作,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微信小程序“无障碍急救平台”,该平台可以让听障人士与120调度指挥中心实现无障碍沟通,让他们拨打120、呼叫救护车不再困难,保障了听障人士对急救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