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村里环境也变美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新建区象山镇永丰村村民熊焕菊坐在新建成的休闲广场上,看着眼前的柏油路和连片鱼塘,笑容里全是满足。
永丰村紧邻象山森林公园,是“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地理环境以丘陵为主,发展受限。永丰村曾是典型的“空心村”——户籍人口近2000人,常住人口只有400人。“如何让村民增收”一直是永丰村党支部书记熊帅的心头大事,在他看来,村民增收的关键在产业:“只有产业兴了,大家口袋才能鼓,外出的村民才愿意回来,村子才有人气,乡村振兴才有动能。”
找准方向后,永丰村“两委”班子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开始“量体裁衣”谋发展。永丰村凭借靠山拥河的优势,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流转土地、打造“渔米水乡”循环产业项目的思路逐渐清晰。
2024年下半年,占地100亩的“渔米水乡”循环产业项目正式落地。走进项目基地,荷花亭亭玉立,垂钓台、团建场地错落有致。“该项目带动了村民就业,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加6万元收入。”熊帅介绍,接下来将加紧拓展垂钓、采摘等业态融合,让产业“活”起来。
在百亩鱼塘的旁边,村里的豆制品加工厂——南昌豆磨石食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永丰村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也好,村干部全程帮我们协调问题,在这里干事创业特别有底气。”该公司负责人刘晓云说,加工厂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00万元,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每年能让村民增收4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的同时,永丰村的人居环境也日新月异。去年,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杨家咀、叁房两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破损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村口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杂草空地改造成了休闲广场。“以前晚上出行不方便,现在亮堂了,我也愿意多走动走动,饭后在广场上散步,孩子们也有地方玩,心里别提多敞亮了。”老党员熊谟芸笑着说,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如今的永丰村,产业有了新支撑,环境有了新面貌,村民有了新盼头。“接下来,我们会在壮大‘渔米水乡’和豆制品加工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寻找和探索更多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项目,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永丰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熊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