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手段之一,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种疫苗能够有效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侵袭。但是你知道疫苗“有效期”吗?疫苗快到有效期了还有效果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疫苗有效期?
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证药物质量的期限。有效期是根据药品的稳定性不同,通过稳定性实验研究和留样观察而制订的。
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剂,属于药品,所以疫苗也有一定的有效期,且不同的疫苗有效期也是不一样的,通常疫苗有效期为1-3年。例如,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有效期为18个月;百白破疫苗的有效期为2年;乙肝疫苗的有效期为3年等。
二、疫苗有效期如何确定?
一种疫苗在批准上市前,要经过长期稳定性试验来确定疫苗有效期。按有关技术的要求,在稳定性试验要求的基础上至少要减掉6个月,才能作为疫苗的有效期,也就是说即使超过标示有效期半年,疫苗也必须是安全、有效的。
叁、如何看懂疫苗的有效期?
一般有效期的写法分为两种:
1、第一种:有效期写作2028.05
表示:在2028年5月31日24时之前都可使用。
2、第二种:有效期写作2028.05.18
表示:在2028年5月18日24时之前是可以使用的。
四、“近效期疫苗”是否对效果有影响?
疫苗没有“近效期”、“远效期”之分,只有“在有效期内”和“超过有效期”的区分。只要还在有效期以内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即便“临期”也是可以正常接种的,不会增加疫苗的不良反应,也不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所以大家不必因为等待一个远效期的疫苗而错过最佳接种时间。
稿源:药品经营监督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