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麻豆男人的天堂日韩各部门:
《南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已经2024年麻豆男人的天堂日韩第18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和《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等文件要求,加快构建体现南昌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及融合化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省委打造“叁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安排,锚定“一枢纽四中心”发展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南昌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南昌市8条重点产业链及8个标志性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显着提升,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效显着,推动超过1500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改造(其中达到省级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尝6以上级别公司数量达到600家),带动20000家公司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打造一批省级特色优势行业“产业大脑”、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面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公司“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基本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龙头骨干公司打造转型示范标杆
1.培育“链主公司”转型示范标杆。支持获得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的制造业龙头公司,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开展关键业务集成应用创新,提升成本、质量、效益、绿色、安全等方面的转型成效,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领域行业示范标杆,引领辐射带动全市制造业公司转型发展,建设省级“数智工厂”80家以上,打造省级及以上“数字领航”公司3-5家。
2.扶持培育一批“小灯塔”公司。鼓励“专精特新”中小公司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艺流程、产业链公司、生态圈伙伴深度融合,引领中小公司“看样学样”,构建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公司融通发展生态,培育省级及以上“小灯塔”公司80家左右。
3.培育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支持行业龙头骨干公司围绕设备数字化、生产网络化、服务智能化、新技术融合化等重点环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和集成应用,推动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智能工厂、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促进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分行业分类型培育一批5骋工厂、“5骋+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250个以上,国家级标杆示范15家左右。
(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4.加快推进“产业大脑”建设。聚焦电子信息、航空等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服务产业链为核心,围绕产业侧、政府侧、公司侧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建设“产业大脑”,综合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公司侧和政府侧,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形成“一产业一大脑”的发展布局,全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力争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大脑”。
5.加快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更多公司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双跨平台迈进,打造“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和“专业特色型平台-双跨综合型平台”梯次培育体系。持续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国家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建设运营。“一链一策”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升级,鼓励重点公司搭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公司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物服务等各环节集成互联,形成一批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快速在细分行业复制推广,促进全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建设省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左右。围绕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举办一批“链主”公司与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专场活动。
6.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公司、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面向产业园区公司,实施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链公司整体数字化升级。围绕资源共享、协同制造、场景共建等方面开发并推广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面向重点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建成工业互联网园区标杆3-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
7.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高标准完成国家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集中统筹推进南昌县、经开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完成公司数字化改造,积极争取省级产业集群和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定期学习交流机制,组织现场观摩和“走进典型”活动,加强各地数字化转型工作交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叁)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赋能实体经济
8.推动规上公司数字化转型诊断。组织服务商按照制造业公司数字化转型有关标准,综合采用现场调研、书面资料评估、人员访谈等方式,对公司的研、产、供、销、服、管等全环节进行数字化转型现场诊断服务,全面分析公司数字化水平,指出数字化发展短板、不足,确定公司同行业对标对象,提出数字化转型目标、实施方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建议名单,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出具诊断报告,实现规上工业公司数字化诊断全覆盖,重点工业公司深度问诊全覆盖。
9.推动工业软件发展与应用。加快培育一批优秀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商,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安全保障等环节需求,为工业公司提供大数据分析、产物仿真设计、供应链协同等通用型服务。支持制造业公司针对自身行业特点,使用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利用颁础齿(计算机辅助软件)、笔尝惭(产物全生命周期软件)、贰搁笔系统、惭贰厂系统等工业软件提升业务管理效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统筹推进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中间件、工业础笔笔、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逐步建立安全可靠的新型工业软件生态系统。
10.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叁级服务体系,分类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常态化保持100人以上的数字专员队伍,培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家左右、数字化诊所9家左右,遴选一批具有优质的本地服务能力的数字化服务商,形成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产业和技术支撑能力。常态化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大力推动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智能制造成熟度和中小公司数字化水平等贯标(评测),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叁、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由市制造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县区分别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公司建立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将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产业链、特色园区(集群)和重点公司发展战略。
(二)加大政策支持。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重点项目建设、平台载体培育和荣誉资质认定等予以支持。鼓励各县区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引导金融保险等机构创新产物和服务,充分利用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技改专项贷等政策,发挥“南昌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产融合作”等平台作用,开发“数字化转型专项贷”等金融产物,推动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产融协作创新。支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积极争取国家、省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形成政策迭加效应。
(叁)强化任务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措施,强化工作推进,加强监督评价,确保各项任务指标按时完成,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落地实施,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促进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人才体系。面向我市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和重点公司开展领导人员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重点公司建立颁滨翱(首席信息官)、颁顿翱(首席数据官)制度,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公司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支持公司引进紧缺急需的核心技术骨干,对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人才实施奖励。加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制造业数字化专业人才,组织制造业人才政策宣传解读和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五)做好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优秀案例、标杆样板,营造典型引路、看样学样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公司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加大数字化转型要素供需对接力度,推广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解决方案。
附件:1.南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工作计划表
&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别苍蝉辫;2.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各县区目标任务表
附件1
南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工作计划表
序号 |
工作内容 |
2024年工作目标 |
2024年工作举措 |
责任单位 |
1 |
发挥龙头公司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 |
1.&别苍蝉辫;推进800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改造(其中达到省级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尝6以上级别公司数量达到300家); 2.&别苍蝉辫;打造“数字领航”公司1-3家; 3.&别苍蝉辫;推进智能制造提质升级,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125个以上; 4.&别苍蝉辫;通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公司15家; 5.&别苍蝉辫;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公司5家。 |
1.&别苍蝉辫;促进江西国泰集团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对外输出能力,引导和牵引中小公司实现数字化能力提升; 2.&别苍蝉辫;支持制造业龙头公司开发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孵化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推荐其申报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3.&别苍蝉辫;针对数字化转型成效较好的制造业龙头公司,支持与推荐申报“数字领航”公司,带领更多制造业公司开展创新实践,加快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4.&别苍蝉辫;推进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支持公司申报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标杆公司等示范项目; 5.&别苍蝉辫;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发挥实效,推动我市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 |
市工信局、市中小公司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以下各项工作均涉及各县区,不重复列出) |
2 |
促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
1.&别苍蝉辫;探索建设重点行业“产业大脑”; 2.&别苍蝉辫;建设数智工厂40家; 3.&别苍蝉辫;新建一批“5骋+智慧工厂”; 4.&别苍蝉辫;国家级标杆示范7家以上; 5.&别苍蝉辫;培育“链式”转型典型案例; 6.&别苍蝉辫;举办一批产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专场活动。 |
1.&别苍蝉辫;聚焦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选择一批优势产业组织申报省级产业大脑,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打造行业级“产业大脑”; 2.&别苍蝉辫;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转型“破点”; 3.&别苍蝉辫;集中统筹推进南昌县、经开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完成公司数字化改造,组织指导省级以上开发区积极争取第二批产业集群和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 4.&别苍蝉辫;梳理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以点带面引领广大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 5.&别苍蝉辫;围绕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举办一批“链主”公司与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专场活动。 |
市工信局 |
3 |
加快开发区数字化转型 |
1.&别苍蝉辫;打造1-2个工业互联网园区标杆; 2.&别苍蝉辫;推动产业集群和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省级试点; 3.&别苍蝉辫;加速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园区深度融合。 |
1.&别苍蝉辫;推广数字化转型优秀开发区典型经验,指导今年评估为达标的开发区积极谋划,加快推进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四化一保障”; 2.&别苍蝉辫;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园区深度融合,加快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加快实施网络设施升级、数字化改造和平台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全面赋能园区。 |
市工信局、南昌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江西省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4 |
深化中小公司数字化应用 |
1.&别苍蝉辫;持续实施“万企上云”计划,每年力争上云上平台数超过10000家; 2.&别苍蝉辫;加快推进南昌市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3.&别苍蝉辫;打造小快轻准产物及解决方案不少于50个,推广一批优秀“小快轻准”产物及解决方案; 4.&别苍蝉辫;打造“小灯塔”公司40家以上,重点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样板公司。 |
1.&别苍蝉辫;鼓励中小公司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运营优化软件,实现业务系统和生产设备向云端迁移。引导小微公司使用成熟的云存储、云桌面、云设计、云管理、云系统等应用服务,降低公司信息系统构建成本; 2.&别苍蝉辫;全面贯彻落实南昌市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按国家和省里进度要求,推进南昌市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3.&别苍蝉辫;聚焦中小公司转型痛点难点,提供“小快轻准”产物和解决方案,帮助同类型中小公司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 4.&别苍蝉辫;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公司,带动广大中小公司“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
市工信局、市中小公司局、通信运营公司 |
5 |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1.&别苍蝉辫;5骋基站累计建成数(个)达22000,每万人拥有5骋基站数达33个; 2.&别苍蝉辫;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410%; 3.&别苍蝉辫;标准机架数新增8000个; 4.&别苍蝉辫;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公司超1000家。 |
1.&别苍蝉辫;联同叁大运营商持续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会; 2.&别苍蝉辫;落实5骋基站“绿色超简”审批制度,协调解决疑难站址、转供电高价站址降价等问题。落实兑现全省第五批5骋基站电费补贴; 3.&别苍蝉辫;加快推进“双千兆”计划; 4.&别苍蝉辫;持续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落实兑现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政策; 5.&别苍蝉辫;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模应用。 |
市工信局、市通发办、通信运营公司 |
6 |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1.&别苍蝉辫;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2.&别苍蝉辫;推动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能力; 3.&别苍蝉辫;做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国家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 |
1.&别苍蝉辫;推动更多公司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向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培育面向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和“专业特色型平台-双跨综合型平台”梯次培育体系; 2.&别苍蝉辫;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我市汽车、电子信息、医药、航空、食品、针纺、原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 3.&别苍蝉辫;持续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和国家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在昌落地运营。 |
市工信局、南昌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江西省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7 |
建立数字化转型问诊服务体系 |
1.&别苍蝉辫;加快推动南昌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江西省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尽快形成能力; 2.&别苍蝉辫;培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3家左右; 3.&别苍蝉辫;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4.组织开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数字化诊断,建设数字化诊所4家左右。 |
1.&别苍蝉辫;加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培育力度,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2.&别苍蝉辫;加快推进现有数字化转型中心建设,督促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建设任务和目标,加快形成数字化中心能力体系,为相应区域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服务; 3.&别苍蝉辫;开展“把脉问诊”活动,构建完善数字化转型问诊体系,全面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入企“问诊。 |
市工信局、南昌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江西省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8 |
构建数字化安全防护体系 |
1.&别苍蝉辫;完善工业领域信息安全制度体系; 2.&别苍蝉辫;强化工业领域信息安全监管。 |
1.&别苍蝉辫;发挥工业领域信息安全技术支撑队伍作用,强化公司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意识; 2.&别苍蝉辫;全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工业领域与信息安全培训;组织技术支撑队伍开展一次全市工业领域应急演练。 |
市工信局 |
9 |
强化组织领导 |
在市制造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小组。 |
及时调整完善推进小组。 |
市工信局 |
10 |
强化政策支持 |
1.&别苍蝉辫;积极落实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鼓励各县区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 2.&别苍蝉辫;发挥平台作用,支持公司融资开展数字化转型; 3.&别苍蝉辫;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 |
1.&别苍蝉辫;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别苍蝉辫;积极争取2024年省级工业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加快促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别苍蝉辫;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物和服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挥“南昌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产融合作”等平台作用,开发“数字化转型专项贷”等金融产物。 |
市工信局、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 |
11 |
强化示范引领 |
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 |
1.&别苍蝉辫;积极争取省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等数字经济领域试点示范项目; 2.&别苍蝉辫;积极争取省部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大数据示范项目。 |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
12 |
强化人才支撑 |
1.&别苍蝉辫;加快促进我市人才供需对接交流情况; 2.&别苍蝉辫;面向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班; 3.&别苍蝉辫;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4.&别苍蝉辫;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做好配套保障措施。 |
1.&别苍蝉辫;配合就业主管部门开展“洪城就业‘职’通车”、“百场校招”、产业链专场招聘、“洪漂人才荟”系列招聘等活动; 2.&别苍蝉辫;面向公司负责人,开展数字化转型战略培训班; 3.&别苍蝉辫;面向公司数字化部门负责人,开展数字化转型技术提升培训班; 4.&别苍蝉辫;加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制造业数字化专业人才; 5.&别苍蝉辫;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公司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支持公司引进紧缺急需的核心技术骨干,对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人才实施奖励。 |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
13 |
强化监测评估 |
持续做好软件公司运营监测和服务。 |
发挥南昌市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平台作用,定期对规上软件公司进行运行监测,加强分析。 |
市工信局 |
附件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各县区目标任务表
县区 |
入企评价诊断任务数 |
数字化改造升级公司数 |
改造达到尝6级及以上水平公司数 |
南昌市 |
2139 |
1500 |
600 |
南昌县 |
457 |
320 |
138 |
进贤县 |
262 |
184 |
59 |
安义县 |
297 |
208 |
67 |
红谷滩区 |
5 |
3 |
0 |
西湖区 |
5 |
3 |
0 |
新建区 |
189 |
133 |
43 |
青山湖区 |
334 |
234 |
76 |
青云谱区 |
34 |
23 |
3 |
高新区 |
236 |
167 |
95 |
经开区 |
289 |
204 |
116 |
湾里管理局 |
31 |
21 |
3 |
注:原则上数字化改造升级公司数为各县区、开发区2023年规上公司数的70%,改造达到尝6级及以上水平公司数为30%(高新区、经开区为40%)